国产机器人产业的波折与涅槃
- 作者 · 周朔鹏
- 1114次浏览
- 2017-06-16
- 原创
- 分享
- 字体-+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一波三折,先后经历了科技水平方面的限制以作为人口大国保就业的基本国策的制约等。今天,中国的自动化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所占据,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仍然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中国发展国产机器人的历程一波三折。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时任沈阳自动化所所长的蒋新松教授的推动和倡导下,进行了中国第一次机器人研究学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并在机器人控制算法和控制系统原理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完成了“上海一号”弧焊机器人的研究,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1988年,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完成了“上海三号”机器人的研制。
于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的限制,在多轴插补控制器、机器人关节减速机、驱动控制研究方面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国内基本不具备支撑机器人产业化生产的条件,因此,这些研究只是作为前沿探索性的研究,并没有实现产业应用。
80--90年间,中国的国情是劳动力过剩,大量工人下岗,解决就业问题是政府的头等大事,为什么要发展自动化,为什么要使用机器人呢?这些技术突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2007年11月,时任国家“十一五”863计划的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田苗教授,在北京召集了国内机器人相关的研究机构、企业开会。讨论“中国到底要不要做机器人”,当时的意见很不统一。做数控系统研究的院所以及企业,倾向于将机器人并入高端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当然,一部分人反对将机器人列入数控专项,我也是反对者之一。
2008年“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启了机器人产业化第一个项目,该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奇瑞汽车联合开发。由于西方国家在高端多轴控制系统方面对华存在出口限制,这台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两块PMAC三轴运动控制卡通过PCI总线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六轴控制。当时,由于控制实时性问题以及控制功能和安全性方面的诸多问题,开发工作并不顺利。2008年9月,我作为第三方机构技术合作方,参与这台机器人的联合研发,2009年,第一台奇瑞机器人研制成功,并投入到奇瑞第三焊接车间进行点焊应用。
到现在,整整十年时间,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些优秀的国产机器人品牌。这一路走来,道路并不平坦。2014年以前,机器人厂家层出不穷,主要都处在本体技术攻关阶段。2014年以后,主要的机器人厂家都在产品推广方面遇到了问题。
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国外的品牌已经成为市场上的绝对主力。经过多年的产业链积累,国际品牌们已经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上游由于他们的采购批量更大,更容易得到价格低廉的零部件;下游由于他们由于他们已经借助集成商的专业优势和服务进入了众多的行业和市场,这是共生共荣的产业链,合作关系相对紧密。
国产机器人厂家由于批量小,上游零部件采购不具有价格优势,下游没有产业链支撑,身处尴尬局面,导致了采购成本高,利润水平低。同时,由于没有得到更加专业的集成商的支持,往往选择机器人研发、生产、工程一起做,边际成本极高,几乎无法盈利。
经过三四年的煎熬,众多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家蜂拥而起,又如潮水般退去,剩下的少数几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不同专业市场的竞争力。浮华过后,我们希望国产机器人在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并逐渐发展壮大。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参与评论